加快汽车产业发展 打造新兴经济支柱

发布时间:2013-07-18 来源:陕西日报
近年来,陕西经济一直在上升通道运行,增速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去年生产总值达到14451亿元,但过分倚重能源产业的问题比较突出,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形成多强支撑的产业格局,而汽车产业完全有条件成为新的支柱之一。

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陕西实际。当前,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在发达国家已相对饱和,而在我国则处于规模扩张阶段,产销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去年双双超过1900万辆。在这一大背景下,陕西汽车产业快速成长,总产值从2005年的不足百亿元发展到去年的近千亿元,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迅速壮大,在重型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重型变速箱和车桥等方面形成了较强优势,从增长趋势看,五年后总产值完全有可能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成为支柱产业。更重要的是国内各大汽车厂家正纷纷扩大产能,并加快了向西部布局的步伐,一些企业已表现出在陕投资意向,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充分运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再引进1-2家年产30万辆以上的整车企业,全省汽车产业规模将会有更大提升。

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创新驱动和差异化发展是必然选择。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重要转型期,主要特征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提升自动化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虽然目前陕西汽车产业与吉林、上海、广东、北京等汽车生产大省有一定差距,但拥有的一些先进技术和产品,符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如陕汽GNA/LNG天然气重卡和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环保型商用车优势明显;比亚迪在节能型轿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位居全国前列;法士特重型变速器技术国际领先。这些独特的竞争优势,使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国家唯一确定的专用车示范基地为重点,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积极培育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就一定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推动汽车产业实现“拐弯超车”。

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必须加快提升省内产品配套能力。目前,陕西汽车产业省内配套率仅有30%左右。重卡整车配件2800多个,由400多家企业供应,其中省外300多家。因此,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必须在重视发展整车的同时,把发展配套产业作为重要任务。要发挥陕西机械加工和新材料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军工企业技术和加工优势,合理整合资源,提升汽配产业能力。要激活榆林作为国内最大镁材生产基地的潜力,大力支持深加工技术创新,尽快在镁铝合金材料方面取得突破,为汽车生产提供更好的型材。要围绕“百万辆汽车工程”,依托专业化基地和工业园区,吸引一批国内外先进配套企业在陕建厂,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缓速器与变速器一体化汽车核心部件、自动变速器等产品。力争经过3-5年努力,使省内配套率提高到50%以上。

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必须通过开拓后市场提升盈利空间。营销、维修、金融服务、环保、交通信息服务等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利润最稳定、最集中的部分,约占总利润的60-70%。目前,向后市场延伸已成为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战略。陕西一些龙头企业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效益。下一步,着重从政策引导入手,鼓励汽车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加快由传统制造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型。比如,发展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保险、小额贷款等业务,拓展盈利空间。培育和扶持多种形态的汽车产业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与汽车密切相关的汽车维修、汽配物流、汽车保险、汽车娱乐、智能交通等衍生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汽车及零部件采购销售和进出口配送等流通服务业升级,力争把陕西打造成西北地区汽车及零部件配送和销售的重要物流基地。

把汽车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要全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产业规划。根据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合理确定目标定位、产业布局和实现路径,引导陕西汽车产业形成特色突出、配套协调、健康有序的格局。二是完善政策支持。从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省财政设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升级、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先做好项目报批、建设用地等服务保障工作;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汽车产业。三是建设创新体系。依托骨干企业,联合省内外院校科技力量,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技术开发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利用陕西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大汽车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查看更多汽车人才信息就上汽车人力资源网
热点职位
热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