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设计美学” 国际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论坛苏州开讲

发布时间:2019-05-07 来源:中国客车网
在人们的惯有印象中,公交客车似乎总是以中规中矩、朴实无华的形象示人,主机厂也大多在车辆设计制造时将实用性放在首位。伴随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升级,在对“设计美学”的追求上,中国客车与公共交通行业也开始了探索。

2019年5月6日,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联合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共享出行实验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共同主办的《国际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论坛》在苏州大学开幕,论坛围绕公共交通工具设计,探讨未来公共出行方式,以及如何改变、升级现有服务产品和服务载体,旨在用设计的驱动力能够推动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国际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论坛现场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姜松竹致开幕词

“中国城市公交是个百年的行业,公交工具的发展历史更长,以欧洲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设计理念、感官体验、设计精妙,长期被大家认同,也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公交大发展中城市公交车辆及服务系统设计的进步。”诚如论坛主办方领导,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秘书长王丰余所言,欧洲作为世界商用车的中心,拥有庞大且成熟的客车工业设计体系。数量众多的客车制造企业及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使得欧洲在客车诞生百年后依然引领着世界客车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中国客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秘书长王丰余

“感官设计”,这是欧洲交通工具设计大师、法国国家杰出贡献骑士勋章获得者瑞金娜在论坛上提出的理念。对于中国客车行业来说,“感官设计”可以说是一个新概念。通过触觉上的“感觉”、思想上“感知”、身心上的“感动”三个环节与大家探讨和分享感观设计,为现场嘉宾介绍欧洲公共交通设计的经验和设计方法。瑞金娜举例说,日本丰田公司曾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能够改变驾驶台的传统风格的同时保持传承性,也就是如何将汽车设计的DNA留存在未来的设计当中。

欧洲交通工具设计大师瑞金娜

“我们为了超越原先的设计,所选了不同触感的十几种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级别、光滑程度区分开来,通过材料的重新组合、重新排列、重新使用,为我们的未来的设计提供更好的一个资源的支持。不单让消费者能从触觉上感知产品,更要让产品与设计感动客户。”瑞金娜说。

著名的公共交通学者、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同样十分认同瑞金娜的观点。其本人长期关注未来巴士系统及公共汽车的设计,在论坛发言中给出了独到见解。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更多人提供美好生活,这是公共交通领域面临的共同的挑战。”王健表示,这就要从车辆的设计、基础设施的创新、未来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为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欧洲的国际公共交通提出一个目标:未来要双倍的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出门就使用私家车,这是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所以,未来中国公共交通亟需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对乘客、对运营商、为城市提高吸引力,而‘感官设计’则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公共交通工具设计制造与一般的专业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需要较强的发散思维与的实操能力,因此需要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的平台。对此,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欧洲感官设计研究中心的中国籍设计师赵智峰在会上讲述一个中国设计师在欧洲做公共交通设计的亲自感悟,从车内氛围灯颜色变化引发的温度感知变化到车辆内饰根据使用区域不同文化而进行的定制化设计,种种细节都将对大幅提升公共交通产品对公众的吸引力。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赵智峰

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同样在公交运力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论坛期间,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马凯为现场来宾分享了轨式脚轮电车的设计准则以及参考军用车辆的轨道交通工具设计理念。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马凯

任何广受认可或经久不衰的产品在设计研发过程中总是需要花费一番心思的,诸多著名车型的外观演变历史可以佐证这一观点。而之于客车产品而言,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美学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行业大环境倒逼客车品质升级,以前只满足出行就可以了,现在要还有体验感。”金龙客车造型设计室主任王浩强在论坛上表示,金龙客车在内饰、外观上做更深入的下沉,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比如龙威1、2代设语言的传承、阿波龙参考‘小黄鸭’造型设计,突出未来感等等。设计归类产品设计语言是想把品牌的诉求传递出去,一方面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另外可以最大化的在视觉上实现统一。行业现在慢慢从之前的造型设计到体验设计,再往后就是服务设计。此前是以产品为中心,现在慢慢以人为中心,把所有的需求归纳出来,通过去求开发产品。

 

金龙客车造型设计室主任王皓强

诚然,客车工业设计及产品落地是客车制主机厂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客车产品作为生产要素,服务对象终究是乘车的普通公众。而公交企业作为运营商,掌握着一手的用户满意度信息,同样对于客车设计的可行性具有发言权。会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会秘书长,原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董事长蔡健臣表示,主机厂设计公交产品时不能闭门造车,了解公交公司意见,洞察乘客所需才能打造出人性化的产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会秘书长蔡健臣

蔡健臣举例称,为了提高公交巴士的吸引力,早在2012年,常州公交联合多家客车企业设计了“超级巴士”,创新性地采用了大胆且多彩的外观设计,整车申请专利达10项,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追求感官设计的代表案例,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获得常州市民的良好反响。

随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系李一诚老师与大家探讨公共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全适性与通用性这两个话题。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系李一诚

中国客车网总编吴永强主持圆桌交流互动论坛,邀请欧洲公共交通工具设计大师瑞金娜、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产品工业设计系主任赵智峰、澳门新福利公交副总经理李?见、中国土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会秘书长蔡健臣、金龙客车造型设计室主任王皓强、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马凯、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参与论坛互动,从对感官设计的看法、未来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中国特色的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培养未来公共交通工具设计人才等产学研各方位和角度与大家互动。

论坛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尔东致闭幕词,并对论坛取得谈论成果表示高度肯定。产学互动的交流方式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水平,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产学研交流与合作,让知识和商业价值充分对接。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尔东致闭幕词

从以上行业大咖的相关阐述中不单得出一个结论,即公共交通工具的先进性与便捷性是一座城市发达的标志,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公共交通工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升级,在对“设计美学”的追求上,中国客车行业也开始了探索。在这次国际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论坛上专家们集思广益,给中国未来巴士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坐标。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向与会嘉宾授予荣誉证书

这是一次代表行业前沿思想的国际公共交通工具设计论坛,中国客车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国内客车制造及相关企业的设计人员、终端运营商、高校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到论坛和对话中来,共商中国公共交通工具设计水平的路径和企业目前在车体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对设计的需求,让“设计美学”成为中国客车产品在国际上的崭新注脚。

热点职位
热门企业